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分卷(113)(1 / 2)





  陛下,臣为法而生,纵使死于任上,后世记载也会道臣刚正不阿,如此足矣。徐有功回道。

  皇帝本无心降罪于将作监王瑾晨,乃是因火灾之前二人曾有密切接触,纵火案发生后遭人举报这才下令抓捕,如今加上宰相王芳庆与司刑寺执法官为之求情,皇帝的心思了然于胸。

  朕知道将作监王瑾晨无罪,如适才王相所言,今日之失岂可追究往日之过,朕也并无降罪的打算。皇帝盯着跪伏的徐有功,不过朕不喜欢臣子相逼,难道在徐卿眼里,竟以法为先,君王次之?

  臣不敢,亦无此心。徐有功惶恐的叩首。

  卿为法,连朕都可以顶撞,还有什么是不敢的呢?皇帝突然冷下脸,国朝之法为君王之法,这是谁家天下,这法又是由谁所定?

  大周是陛下的天下,法也是由陛下所定。徐有功道。

  秉公守法固然是好事,可是卿身为人臣,莫要乱了主次才好。皇帝提醒道。

  陛下教训的是。徐有功擦了一把额头上的虚汗,臣汗颜。

  退下吧,朕并非昏庸之人,将作监之事朕自会下旨。皇帝挥手道。

  徐有功只得叩首起身倒退着离开殿内,女官见之走上前叉手道:圣人。

  皇帝沉了一口气,看向女官道:婉儿说得对,承了天子之恩,便没有了退却的理由,朕登基之初为何用小人为肱骨,不过只是因为他们比贤臣更听话,君王无道听信小人谗言才会祸国,若君王有道,心如明镜,那么棋子永远都只是棋子,一颗听话的黑子,与一颗悖逆的白子,掌棋人会选哪一颗呢,恐怕天下君王的选择都会一致。

  听懂了皇帝的话意,女官便问道:圣人可是要臣拟旨赦免将作监吗?

  皇帝摇头,先让她在天牢里呆上一阵子,予人施善,当属雪中送炭恩情最重。

  陛下圣明。女官道。

  皇帝低头思索了一会儿,去让来俊臣多走几趟天牢吧,他会知道朕的用意的。

  喏。女官没有多问,只是领了旨意前往肃政台。

  对了,皇帝将女官唤住,让右卫中郎将将将作监的宅邸围了吧,没有朕的旨意不允人出入。

  喏。

  天牢

  红袍官员进入秋官的天牢,两手空空,并未带任何东西,看守的狱吏亲自为其带路。

  哒,哒,哒中丞,到了。狱吏欲要打开牢门。

  不必了,你下去吧。红袍抬手道。

  喏。

  官员的对话声引起了牢内关押之人的注意,原先闭目养神的王瑾晨轻皱起眉头,春风和煦,竟也把来中丞吹到了天牢里。

  天牢不比腌臜污秽的地牢,乃是关押朝廷涉事官员的上牢,有何踏足不得呢。来俊臣笑眯眯的说道。

  都是关押犯人的束缚之地,能有什么不同。王瑾晨道。

  这倒是,来俊臣并不否认,以罪之身入了大牢想要无恙退出,恐怕都难。

  来俊臣到这里来就是为了恐吓我的?王瑾晨背对着红袍道。

  将作监深陷囹圄,还需要下官恐吓么?来俊臣道。

  那又如何,我是无罪之身蒙冤入狱,天子圣明,自会还公道于朝堂。王瑾晨昂首挺胸道。

  朝堂何时有过公道?来俊臣反驳道,天子制衡几方,不会因为任何打破这平衡,王监自入狱来,朝中弹劾你为薛怀义同党的奏疏每日都有,薛怀义如今已被司刑寺定罪,不日处斩,如今朝堂上议的是你之事。

  王瑾晨听后睁开双眼,不信道:来中丞说话真假难辨,我不以为假,却也不信是真。

  将作监信也好不信也罢,你以为处事圆滑就不会得罪任何人,你忘了与公主为伍而得罪的魏王了吗,你以进士之身短短几载便位居五监之一,这是那些士子穷尽一生也到不了的高度,嫉妒心亦会令人仇恨。来俊臣眯起双眼,走近几步蹲下道,如今能救你的只有圣人。

  王瑾晨低头盘坐在地上陷入了沉默,牢中也变得安静了下来,来俊臣见其不语,撑着膝盖起身又道:有你往日的长官司刑寺少卿徐有功求情之后圣人本欲赦免,然今日午时魏王乘车入宫,之后赦免的诏书却迟迟未下反而派右卫中郎将将你的府邸围了,我听闻将作监的新婚妻子也在府中,魏王虽卸下宰相之职,然朝中亲信颇多,昔日你阻他求娶公主,他当是最盼你死的吧。

  七娘在府中?那日萧婉吟探亲并未提及自己已入府一事,王瑾晨转过身子,大礼未成,我不是差人将她送回萧家了吗。

  难道没有人告诉将作监,就在你被抓走之后新妇照常乘坐婚车入了夫家大门。来俊臣回道。

  说罢来俊臣拍了拍衣袖上沾染的牢狱灰尘,转身欲离,今日我应当带些酒来的,以免无人替将作监送行。

  王瑾晨抬起头,只见越离越远的红色背影阴森寒冷至极。

  喃喃自语道:陛下当真是不愿予臣自由了吗?

  王瑾晨心思,皇帝年事已高,此时不退,百年之后只怕纷争更甚,届时的凶险,恐怕便不是握在君王一人之手了。

  半月后

  京中的消息由商人们带往各地传开,其中江南得到的消息最广。

  将作监入狱已有半月之久,天子右卫禁军将府邸围的水泄不通。

  陛下,右卫中郎将带兵围困王宅已有十余天

  朕听闻将作监的继室是你的童年挚友,她如今就在右卫所困的王宅内。皇帝打断道。

  女官便走上前叉手弓腰道:回陛下,萧氏女的确是臣之故交。

  圣人,御史中丞求见。内臣入内奏道。

  宣。皇帝便将视线转向殿外。

  喏。

  红袍迈着小碎步入内几乎听不见任何声响,臣来俊臣叩见陛下,愿陛下圣躬万福。

  牢中如何了?皇帝问道。

  回陛下,臣前往牢中三次,将作监文人傲骨,只有今日一反常态向臣诉冤。来俊臣回道。

  皇帝挥手,下去吧。

  臣告退。来俊臣识趣的退下。

  陛下如此做,就不怕将作监生怨恨之心吗?女官不解道。

  婉儿觉得以王瑾晨之慧,能否辨识百戏?皇帝反问道。

  女官想了一会儿,躬身道:臣懂了。

  彼此心知肚明,却谁也不会打破平静,如此,目的就达到了。皇帝道。

  女官还未来得及开口符合,殿外的内臣再一次入内。

  启禀陛下,有人于朝堂外击登闻鼓。内臣奏道。

  击鼓者何人?皇帝问道。

  他自称是将作监王瑾晨的阿耶,为子鸣冤。内臣道。